近期,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数字经济教研室积极开展了反诈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生动且实用的反诈宣传课。

在活动中,多位教师发挥各自专长,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诈骗行为。陈明燕老师为2024级数字经济专升本班级的学生细致讲解了常见的诈骗形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诈骗的多样性和危害性。吴倩老师则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围绕“识破诈骗心理陷阱”的主题,深入剖析了诈骗分子如何利用受害者的恐惧、贪婪和信任心理实施诈骗。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讨论,吴倩老师引导学生们识别潜在骗局,学会在面对涉及金钱的陌生电话和信息时保持冷静分析,做到“三思后行”。
冉叶虹老师则以“电信网络诈骗的多面伪装”为主题,结合真实案例,详细剖析了如“兼职刷单”“冒充公检法”和“网购退款”等常见诈骗类型。她通过真实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诈骗故事,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并强调了保持理性、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此外,林子雄老师利用课堂间隙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他通过实际案例切入,详细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并传授防诈要点,为学生们筑牢了安全防线。施肇敏老师则利用课余时间,为2022级数字经济班级的学生做了简短而有力的反诈宣传,提醒学生们在面对诈骗电话或不确定信息时要保持警惕。
谭春莉老师在讲解网络防诈知识时,结合课程内容,通过真实案例介绍了常见诈骗手段,并分享了实用的防骗技巧,如辨别可疑信息、保护个人隐私等。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在系列活动中,徐浪老师在2022级互联网金融1班开展了《防诈骗反诈骗》主题活动。他详细介绍了当前常见的诈骗手段和方式,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徐老师还传授了一些实用的防骗技巧和方法,如识别诈骗电话、短信和邮件,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等。他鼓励学生们时刻保持警觉,积极学习防骗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李祺豫老师的反诈教育课同样引人入胜。他结合当前校园常见的诈骗案例,详细讲解了诈骗的种类、手法以及防范措施。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识别诈骗的技巧,提高了自我防范意识。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宣讲活动让他们对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诈骗侵害。周文变老师还引导学生们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详细介绍了该APP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


通过这些反诈宣传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识别诈骗手段和防范诈骗的基本方法,还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生纷纷表示,将学到的反诈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积极向身边的同学、家人传播,共同筑起校园安全防线。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反诈宣传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摄影:冉叶虹、谭春莉、施肇敏、吴倩
撰稿:陈明燕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