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四月的春风裹挟着油墨清香,在古剑书院的窗棂间穿梭。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咖阅读会暨四级英语答疑"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异科导师徐政老师携几位学子围坐成"知识圆桌",书页轻翻声与思维碰撞声交织成春日的学术交响。异科导师李修元老师通过微信视频也参与其中。
"真正的阅读是心灵与智者跨越时空的对话。"徐老师开篇语如春雷初醒,他鼓励大家畅所欲言,通过思维碰撞提升智慧。

当谢同学起身诵读"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章节时,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句箴言让我联想到备考四级的晨读时光,每个单词都是通向新世界的密钥。"旁边的刘同学立刻接话:"这让我想起贝多芬在失聪后仍坚持创作,正如我们面对听力真题时的坚持。"


讨论渐入佳境,徐老师适时抛出"大咖思维模型":用SWOT分析法解构乔布斯决策密码。学生们在思维导图上勾连观点,如同在星空中串联起星座。最动人的场景出现在"华为现象"专题研讨。刘同学以芯片断供事件为切口,解析"备胎计划"背后的危机意识;李同学也尝试用《孙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胜"来解读华为的国际突围。徐老师适时抛出"灰度哲学"命题,如同在思想长河中投入巨石,激起千层浪。
大咖阅读结束后,活动进入英语四级答疑环节。学生想徐老师询问长短句问题。徐老师用实例演示:"这句主旨句定位错误""细节题偷换概念""推理题过度引申"。徐老师用"三步定位法"——找题干关键词、扫读段落主题句、精读相关细节,让学生豁然开朗。

在阅读策略环节,徐老师传授"时间分配黄金法则":用5分钟速读全文,20分钟精做细节,5分钟复查逻辑。她特别提醒:"遇到生词不要慌,用'上下文侦探法'推测词义,往往比查字典更有效。"这种实战技巧让学生们连连点头。
正当答疑会进入白热化阶段,刘同学突然提问:"徐老师,听力里的新闻题型总是抓不住重点,您能讲讲速记技巧吗?"这个问题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教室激起涟漪——众所周知,徐老师的专长在于阅读理解与英文写作,听力教学是他的弱项。
面对学生的殷切目光,徐老师展现出教育者的智慧。他从容地拿起手机,打开微信视频界面:"虽然听力不是我的强项,但我认识一位大佬。"随着视频接通的提示音响起,屏幕里出现了一张亲切的面容——异科导师李修元老师。
"李老师,我们班同学正在攻克四级听力,特别是新闻题型,您能给些速记指导吗?"徐老师简洁地说明情况。李老师笑着点头。这场突如其来的教学接力,让现场学生们既惊讶又期待。

"同学们好!我是李老师。"视频中的李老师声音清亮,仿佛就在教室一隅。他首先播放了一段BBC新闻片段,要求学生们在听完后立即复述主要内容。当学生们面面相觑时,李老师按下暂停键:"注意,速记不是逐字记录,而是抓取关键词和逻辑链。"
李老师建议同学们用符号代替长词,用箭头连接逻辑关系,用颜色区分信息层级。李老师用实例讲解:"比如'economic downturn'可以简记为'经济↓','government intervention'画个手形图标,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持思维连贯。"此外,当学生对李老师所说的单词和词组没听清楚时,徐老师给学生转述和翻译李老师所说的英文。
徐老师与李老师的"教学接力",不仅解答了多个备考难题,更构建了"问题收集-个性诊断-专家介入-反馈提升"的协作育人模式。学生们带着新获得的"英语解码器"走出教室时,他们的背包里不仅装着四级参考书,更装着对教育创新的直观体验。
这场融合了传统面授、师资协作的答疑实践,不仅为四级备考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更预示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者唯有携手合作,才能为学生搭建通向世界的稳固桥梁。而外语楼前那盏彻夜长明的灯,正是对教育初心最温暖的诠释。
撰稿:徐政、李修元
摄影:李闽川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