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异科导师田海燕和翁焰老师带领异科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一场极具意义的反诈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防诈骗意识,增强他们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活动开场,田老师详细阐述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形势与巨大危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子的目标逐渐向校园渗透。仅在过去一年,全国范围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无数家庭和个人深受其害。在校园中,诈骗案件不仅给学生带来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创伤。


随后,田老师通过一系列发生在本校及周边高校的真实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就在身边。从以助学金发放为由实施的诈骗,到伪装成老师收取费用的骗局,这些案例生动地展现了诈骗分子的狡猾和无孔不入。同学们在惊叹之余,也纷纷意识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紧迫性。


在高发诈骗类型讲解环节,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诈骗方式。网络刷单诈骗,犯罪分子以轻松赚取高额佣金为诱饵,先给予小额返利获取信任,随后诱导学生投入大量资金,最后卷款跑路;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执法人员,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学生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还有网络交友诈骗,通过建立虚假感情,在获取信任后实施诈骗。针对每种诈骗类型,都给出了详细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提醒同学们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


活动还特别强调了不做电诈“工具人”的重要性。一些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被犯罪分子利用,出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为诈骗活动提供便利。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自觉抵制诱惑,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分享自己或身边的经历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反诈教育活动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各种手段和危害,更掌握了实用的防范技巧。

此次反诈教育活动,为同学们敲响了警钟,筑牢了校园反诈的第一道防线。未来,异科班级还将持续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同学们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撰稿:韩彬彬
摄影:张子欣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