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面向社会数字建筑和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所需,立足学校“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依托学校的学科群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数学、管理学与经济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智能建造专业技术,具有综合运用现代管理论方法与BIM技术进行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专业能力。主要学习BIM概论、Revit建模基础、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绿色建筑设计、建筑工业化、BIM类软件应用等课程。毕业时授子管理学学士学位,能在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工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单位、 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从事BIM建模与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复合型、管理型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拥有一支年富力强、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以中青年优秀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教师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拔尖,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多个,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承担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工程管理专业校内现有工程测量实验室、工程管理BIM实训室、工程管理BIMVR实训室等实训室,校外也有十数家校企合作单位建有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专业实验教学和学生实训实习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
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会BIM设计、懂工程咨询、精项目管理”,能在传统建筑工程领域和新兴的数字建筑领域从事BIM建模与设计、BIM项目管理和BIM造价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
核心课程: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Revit建模基础、工程测量、装配式建筑概论、绿色建筑概论
四、就业去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包括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工程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近3年就业率达到100%。此外,也有学生继续到国外高校深造或在国内一流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本专业毕业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五、典型案例
BIM定制班
学院以“双高”建设为目标,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与重庆北新融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合作办学,打造校外实训基地。为促进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我校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与重庆北新融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定制班。活动时间:2023年4月22日-12月31日。结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从工程管理专业选拔学生,定制化培养BIM类工程管理人才。
每个周末,定制班成员都按时开展常规性学习活动。由何洋、周灿、程渔洪、王昂负责对花果中学投标模型进行修改和深化,尝试出图、了解验收程序、指导现场施工。为促进定制班成员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企业方根据定制班学习成果适当对各组内成员进行资金支持。学员在定制班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意识,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双方将以本次签约为契机,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为打破教学与实践的壁垒,契合学院发展战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与四川良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共同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推动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助力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实现校企双赢。活动时间:2024年1月10日-6月30日。
组建联合教学团队。学院选派骨干教师与四川良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刘智华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工程师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教学注入真实项目案例和行业前沿信息;教师则发挥专业理论优势,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双方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


开发工程案例库:校企双方共同收集、整理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和思政案例,形成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案例库。案例涵盖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材料成本分析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项目实施。从项目的策划、方案设计到实施和评估,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