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在勤者楼101成功举办“数智汇”第37期专家进课堂活动。本次活动特邀重庆七嘉忆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明月湖科创基地硬科技创业项目负责人殷恺担任主讲嘉宾,以“探索学科竞赛、项目思维、团队协作、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的无尽可能”为主题,为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精彩讲座。活动由信管教研室李罗蔓老师主持,现场学子热情高涨,全程沉浸于干货满满的分享与互动中。

学科竞赛:职业规划的“动态沙盘”
作为连续创业者、多项国家级竞赛金奖得主,殷恺以自身经历开篇,强调学科竞赛是职业发展的“动态沙盘”。他提出,学生应优先选择与目标行业紧密相关的A类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数学建模竞赛”),通过参赛积累行业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竞赛成果是企业和高校公认的‘能力认证标签’,更是创业者变现的基石。”
针对职业规划,殷恺分享了“纵向深耕+横向拓展”的双轨策略:纵向通过竞赛积累行业资源,横向加入青联、行业协会等组织获取供应链与政策支持。他特别提到:“创新创业大赛的评委多为企业CEO和投资人,参赛不仅是展示能力的舞台,更是拓展人脉的黄金机会。”对于目标模糊的学生,他建议从招聘软件中研究全球500强企业岗位需求,锁定兴趣领域后全力提升相关技能。


零成本创业:跨境电商的实战秘籍
殷恺简要提及跨境电商的运营框架,包括成本构成、定价策略与物流管理,并重点分享AI工具的应用场景。他现场演示如何利用智谱清言等工具生成俄语SEO标题、分析消费者画像,强调“AI技术可显著降低多语言运营与客服成本,是未来职业竞争的差异化突破口”。

互动环节:简历优化与实战思维碰撞
讲座尾声,殷恺邀请学生现场分享“简历中最拿得出手的一点”,并逐一优化。一名学生提到“曾组织校级编程比赛”,他建议:“量化成果,比如‘吸引200人参与,孵化3个获奖项目’,并关联目标岗位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
针对“竞赛与创业如何平衡”的提问,殷恺强调:“以职业目标为导向,将竞赛作为能力试炼场,创业则是资源整合的实践。两者本质是互补的。”现场学子纷纷表示,互动环节让抽象的理论瞬间落地,“仿佛拿到了一份定制版职业规划指南”。



结语:从校园到职场的“通关地图”
活动最后,李罗蔓老师总结道:“殷恺校友的分享不仅展现了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的深度关联,更用实战案例拆解了职业规划的底层逻辑。他教会大家的不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做’——通过竞赛积累资源,通过项目验证能力,通过行业洞察把握趋势。希望同学们以今天的讲座为起点,主动链接资源,勇敢试错迭代,在数字经济时代找到自己的‘破局点’。”
随着掌声响起,许多学生仍围在讲台前与殷恺深入交流。本次讲座以学科竞赛为起点,为信管学子打开了创新与职业发展的多元视角,更点燃了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撰稿:杨阳
供图:李罗蔓 张祥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